35,600 年前,人类社会的第一件艺术作品‘岩画’诞生在一个洞穴里。这幅洞穴岩画的主题为手印、野牛和马,采用赭石和木炭绘制,标志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诞生。

根据中国的古书记载,在没有纸的年代里,我们的祖先也是通过把文字、图画等刻在众多洞穴里、石壁上(如天台山仙居的蝌蚪文)记载下当时的艺术,成为了我们的历史、传承了文明。

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里,洞窟艺术开启并承载了人类文明的成长和文化之璀璨。

莫高窟: 坐落于中国河西走廊西部尽头的敦煌莫高窟,有洞窟735个,壁画4.5万平方米、泥质彩塑2415尊,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、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之地。 从公元366年开始开凿,断断续续一直延续到元代前后,近千年时间累积出世界上的艺术宝库,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上商贸与文化之交流,也是中外不同文明之间“求同存异”对话的重要结晶。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、河南洛阳龙门石窟、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。

云冈石窟: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,依山而凿,东西绵延约一公里,气势恢宏,内容丰富。现存主要洞窟51个,造像5100余尊,最高的17米,最小的仅有几厘米,各类造像形象生动活泼,姿态飘逸隽秀。其中的昙曜五窟,布局设计严谨统一,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。五华洞雕饰绮丽,丰富多彩,是研究北魏历史、艺术、音乐、舞蹈、书法和建筑的珍贵资料。

响堂山石窟: 位于河北省邯郸市,始凿于北齐时代(公元500—577年),尚有石窟16座,4000多尊雕像,均凿在山清水秀、环境优美的鼓山最优质的石岩中。石窟幽深,人们在山洞里击掌甩袖,都能发出洪亮的回声,故名“响堂”。

炳灵寺石窟: 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西南35公里积石山的大寺沟内,始建于西晋,现存窟龛183个,共计石雕造像694身,泥塑82身,壁画约900平方米。

克孜尔千佛洞: 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7公里明屋塔格山的悬崖上,背依明屋达格山,南临木扎提河和雀尔达格山,其间有渭干河蜿蜒流过。这里绿树成荫、环境优雅。现有石窟236个,壁画1万多平方米。

麦积山石窟: 因山形酷似农家麦垛之状而名,[bai]窟龛凿于高20-80米、宽200米的垂直崖面上。存有窟龛194个,其中东崖54窟,西崖140窟,泥塑、石胎泥塑、石雕造像7800余尊,最大的造像东崖大佛高15.8米,壁画1000余平方米。

柏孜克里克千佛洞: 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东45公里火焰山木头沟西岸的悬崖上。凿有洞窟83个,现存57个,有壁画的40多个,总面积1200平方米,是吐鲁番现存石窟中洞窟最多,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,是新疆境内较大的佛教石窟寺遗址之一。

龙门石窟: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,为中国现存窟龛最多的石窟,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,南北长达1公里,今存有窟龛2345个,造像10万余尊,碑刻题记2800余品。其中“龙门二十品”是书法魏碑精华,褚遂良所书的“伊阙佛龛之碑”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。

巩县石窟寺: 位于洛阳东北约55公里处邙山东段大力山下的石壁上,[bai]背依黄河,面向伊洛,山明水秀,林木繁茂,修竹葱郁。现有主要洞窟 5个,千佛龛 1个,摩崖造像3尊及历代造像龛328个。总计大小造像7743尊,造像题记及其他铭刻 186则。巩县石窟具有布局严整、内容丰富、雕饰精备、设计统一等特点,是中原地区的一处重要佛教石窟。

榆林窟: 又名万佛峡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城南70公里处。洞窟开凿在榆林河峡谷两岸直立的东西峭壁上,因河岸榆树成林而得名。从洞窟形式、表现内容和艺术风格看,与莫高窟十分相似,是莫高窟艺术系统的一个分支。保存至今的彩塑共有250余身,壁画约5000余平方米,约为莫高窟壁画总面积的九分之一。